【湘水激扬70年】绿色水电“亮”三湘 ——湖南水电70年发展素描
编者按:
70年砥砺奋进,70载春华秋实。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湖南水利事业随着新中国的发展一起茁壮成长。
70年,湖南水利栉风沐雨、坚定前行。70年,湖南水利事业走出了一条又好又快的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之路。湖南省水利厅联合红网特别推出“湘水激扬70年”系列报道,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三湘大地波澜壮阔的治水兴水变革历程。
桃源水电站。
红网时刻记者 童妙 长沙报道
水能资源在可再生能源中占重要地位。湖南是一个水能资源大省,境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河流众多,丰沛的水能资源不仅为湖南小水电迅猛发展带来广阔前景,而且为助推湖南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据统计,湖南水能理论蕴藏量157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323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8年底,全省已建成小水电4477座,总装机639.5万千瓦,年发电量216亿度,分别占全省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9%、41%,总装机在全国位列第五。
春阳滩水电站。
发展水电 合理利用水能资源
1952年,湖南第一个小水电——湘西永顺县王村水电站建成。此后,一些地区结合小水电建设了地方电网,基本解决了县域供电、农村照明和部分加工企业用电需求。
1983年,一场轰轰烈烈的以小水电开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电气化建设拉开了序幕。经过20多年的建设,湖南建成了44个电气化县,60多个地方电网,有效解决了农村缺电少电问题。
“十二五”期间,湖南大力开展增效扩容改造、新农村电气化县、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极大推进了全省农村水电发展进程。增效扩容方面,全面启动并完成了689座水电站的增效扩容改造,新增装机23.9万kW,年发电量增加41.8%,在全国绩效考核评价中被评为优秀。电气化县建设方面,共实施电气化项目148个,全面推动了32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的建设,带动社会资本62亿元,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小水电代燃料方面,共实施代燃料项目36个,新增代燃料户8.3万户。项目区老百姓用上了低价代燃料电,还节省了农村劳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十三五”以来,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湖南在小水电清理整改、行业监管、绿色创建、生态修复、助力脱贫等方面狠下功夫。
2017年,湖南率先在全国出台《湖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电项目环保整治指导意见》,全面开展自然保护区内小水电清理整改。2019年,湖南印发《湖南省小水电清理整改实施方案》,全面开展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2020年该项工作完成后,全省小水电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将得到全面有效整治。
自2013年开始,湖南探索绿色小水电创建。2018年,耒阳市上堡水电站成为湖南首个获水利部认可的绿色小水电站。2019年,湖南又有18个水电站开展了绿色水电站创建工作。
同步实施增效扩容和河流生态改造。“十三五”期间,湖南共实施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473个,河流生态改造项目377个,可有效修复减脱水河段527.29公里。目前已完工增效扩容改造项目355个、河流生态改造项目238个。
积极开展小水电扶贫工程试点。湖南作为全国6个试点省之一,率先开展小水电扶贫工程试点。2016年以来,湖南共计实施小水电扶贫项目28个,总装机总规模11.9万千瓦,每年可产生扶贫收益2044.2万元,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9000余户、约6.66万人。
2016年6月21日,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鱼米滩水电站厂房焕然一新。钟正新 摄
规范水电 促进开发有效管理
在水能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尽管水电管理职能经历过多次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难度,但湖南不断加强水能资源开发管理力度,逐步完善水能资源开发建设与管理监控体制机制,促进水能资源开发有序、有力、有效管理。
率先出台水能资源管理地方法规。2007年,湖南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湖南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条例》,提出了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开发、保护生态、统一管理的原则,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及监督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率先探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实现117座农村水电站达标。
不断规范水能资源开发管理职能。在《湖南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条例》中明确了发改、国土、环保、水利等部门在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中的职能,包括规划、可研、初设、环评、水保等审批事项。在水电站建设项目核准或审批立项之前,必须取得水利部门在流域规划、防洪影响、水资源论证和水土保证方案的审查意见,同时依照技术规范,对项目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查。
严格管控水电开发建设。2007年,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湖南由省政府牵头,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经信委、省工商局、省安监局、省电监办等六部门联合开展了全省违规水电站清理整治。为规范流域水能合理开发,湖南大江大河都编制了流域综合规划及水能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在小水电开发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方面,湖南于2008年编制完成了《湖南省农村水能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报告》。近年来,湖南又全面开展了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工作,编制完成了《湖南省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汇编报告》,并基本完成了规划环评报告的编制,此次规划中明确了禁止开发区和生态流量标准,从源头上保障了水电开发的规范性、有序性、合理性。
不断创新水电运行管理模式。湖南已建电站点多面广,为加强水电行业监管,湖南坚决按照水利部的要求,不断创新水电安全监管模式,开展了农村水电站运行管理“千分制”考核,推行安全生产年检管理,推进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老旧电站更新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湖南积极探索开展电站规范管理工作,以“五型八化”(五型:平安型、绿色型、生态型、景观型、智慧型。八化:设施设备安全化、值班值守规范化、标示标牌标准化、运行管理社会化、监控检测智能化、环境建设园林化、河流生态健康化、企业文化特性化)为核心,积极推进农村水电站规范管理。
祁阳县湘祁水电站。邓宏钰 摄
健康水电 铸造湖南金山银山
水电是世界上公认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不仅具有发电效益,还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功能,特别是农村水电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防洪应急等方面作用突出。
社会效益显著。在湖南电力工业中,小水电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小水电装机占全省电力装机的18%。一些电站是当地重要的电源点,对保障供电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一些小水电承担着防洪、灌溉、供水等公益性任务,遇到洪灾时有拦洪错峰、蓄能滞洪、防汛减灾作用。小流域电站还能拦洪缓冲消能,有效扼制山洪灾害、泥石流发生。冰冻雨雪灾害中,在电力主网不能供电的情况下,小水电可以发挥分散分布式供电优势,在抗冰保电和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全省大部分公益性水利灌溉工程在水费收取难到位的情况下,均靠以电养水才能基本维持 。
经济效益突出。按平均上网电价计算,湖南水电每年发电收入达172亿元,年上交税金15亿元,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一批贫困县其水电上缴利税占区域财政收入30%~50%,水电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水电建设产业链长,可带动建筑、机械产业发展,还能增加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促进家电使用。“十二五”期间,湖南农村水电拉动地方投入62亿元。此外,小水电不仅可为农民提供廉价可靠电源,还能依托水美环境和水电资源发展旅游、渔业、制造、施工等产业,增加老少边穷区群众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
生态效益明显。据统计,湖南水电每年可为社会提供530.4亿千瓦时的清洁电源,相当于节约1670.76万吨标准煤,减少CO2排放4288.84万吨。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水电站本身具有的蓄水保水功能,既可有效调节水量,保证河水四季长流,维持生态平衡,还能抬高水位,涵养生态水源,有利生态植被发育,防止水土流失,成就秀美山川。通过多年以来的代燃料、电气化和增效扩容建设,湖南小水电走上“以林涵水、以水发电、以电养水、以电兴工、以电护林”良性循环发展路子,极大地促进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合理规划和生态设计,水电站不仅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而且还有助于改善周围环境,形成河流山川水青岸绿美丽生态景观,如湖南的东江、株树桥、水府庙、酒埠江等电站库区均是绿水青山,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景区。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