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大美洞庭 生生不息
麋鹿群奔跑在东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内。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诗芹 通讯员 杨瑛 长沙报道
这是浩瀚洞庭,它衔远山、吞长江,容纳四水之阔,吞吐长江之势。
这是唯美洞庭,它有“气蒸云梦泽”的壮丽,也有“涵虚混太清”的柔情。
这是富饶洞庭,它沃野千里,泽被苍生,用实力诠释着“湖广熟,天下足”。
洞庭之美
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是长江流域唯一的吞吐型湖泊,是国家水网的关键节点。
这颗镶嵌在长江中游荆江南岸的“珍珠”,面积2625平方公里,容积167亿立方米。它南汇湘、资、沅、澧“四水”,北纳长江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堵闭)“四口”,东接汨罗江和新墙河,由城陵矶注入长江,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和水运通道,被誉为“长江之胃”“长江之肾”。
生态湿地悄然重现,越冬候鸟嬉戏水面。
160种水生植物、300多种动物、100多种鱼类,洞庭湖设立了2个国家级、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是国际重要湿地和基因库。
洞庭之旱
2022年,对洞庭湖流域而言属降水量偏少年份,降水集中、前多后少特征明显,洞庭湖区全年累计平均降水量1175毫米,较多年均值偏少19.5%,较全省降水偏少9.5%。
汛期洞庭湖一反常态,“汛期反枯”。发生两次涨水过程,但各主要控制站均未达到警戒水位,其中城陵矶站全年最高水位为31.34米(6月9日),比警戒水位33.0米低1.66米,相应水面面积2475平方公里,比正常情况下少150平方公里。7月上旬后,受持续高温少雨及来水偏少影响,城陵矶站水位快速下降,自8月9日起持续低于历史同期最低水位,9月20日开始低于20米,全年最低水位为19.12米(11月12日),相应的水面仅为311平方公里。“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这是对洞庭湖现状的真实写照。
2022年9月4日,城陵矶水位退至20.82米,比历年同期均值偏低8.84米。城陵矶水文站水尺全部裸露在外。林荡 摄
这是湖南省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气象水文干旱,洞庭湖城陵矶提前2个多月降至枯水位。闻“旱”而动,省委、省政府成立防旱抗旱工作专班强化指挥,全省水利部门科学预判、精准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大旱作用,保证了粮食安全、饮水安全,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
科学精准防旱抗旱,调度内湖内河提前蓄水,为后期垸内抗旱储备水源;及时调度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工程,分别从长江、澧水、草尾河引调水,累计补水9.14亿立方米,有效缓解161万人口和226万亩农田的用水问题;湖区各地区投入移动泵6.3万余台从外河提水,累计10.29亿立方米,组织力量及时疏通渠道、打井找水,解决31.6万人饮水困难问题。
洞庭之兴
湖南始终把洞庭湖保护与治理作为全省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守护好一江碧水,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审视洞庭湖水系治理,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远近结合,突出重点;水陆并重,河湖共治;空间管控,分区施策”的原则,持续采取“加固、扩容、疏浚、拦蓄”等综合措施,确保防洪、饮水、用水及河湖生态安全,为洞庭湖区域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2年9月30日,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一期工程开工现场。
加快实施水利工程建设。2022年3月底,洞庭湖区完成上年度冬春水利建设项目334个,完成投资58.77亿元。2022年汛后又开工建设784个项目,包括水毁修复、堤防加固、渠系建设、泵站改造等,资金规模169.91亿元,其中中央、省级投资82.42亿元,市县自筹87.49亿元。着力推进重点垸堤防加固一期工程、北部地区分片补水二期工程、钱粮湖等三大垸蓄洪安全建设、重点区域“十四五”排涝能力建设、三峡后续项目。
抓紧开展项目前期谋划。水利部门牵头推动洞庭湖生态疏浚工程完成“1+9”方案论证,开展17项专题研究,提出总体工程可研报告初稿,推动试点工程前期审批。围绕持续加强洞庭湖保护与治理,抓紧后续拟实施的重大水利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飞舞洞庭。彭宏伟 摄
持续复苏洞庭湖生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守护好一江碧水,湖南省有望连续4年获得国务院河湖长制督查激励,洞庭湖区常德市入选水利部激励市县名单。开展洞庭湖省级湖长巡湖及会议、河湖长制暗访调查,督促整改完成洞庭湖区河湖突出问题86个。规范采砂、岸线管理,采砂秩序持续稳定向好。积极推进内湖复苏及守护母亲河行动,对洞庭湖区155处内湖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推动湖区内湖修复整治。强化水利风景区日常监管,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推动水利风景区工作提档升级。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洞庭湖保护与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湖南将不断完善洞庭湖防洪排涝抗旱体系,提高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断修复和复苏洞庭湖综合功能。到2025年,洞庭湖水系治理基础夯实、成效明显,实现堤牢垸固、河湖连通、水质向好、生态改善,到2035年,基本建成洞庭湖治理现代化体系,实现区域协同、安全高效、洪旱无虞、水清岸绿。
长江流域、洞庭之畔,万顷稻菽、白鹤翔集、渔舟唱晚……一幅幅人水和谐的洞庭美景定将早日展现在神州大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