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之南丨洞庭湖畔 “渔村”新生
这片热土位于洞庭湖之南,是谓湖南。
大湖之南,山河锦绣,人杰地灵。
湖南其山,有南岳七十二峰错落巍峨,南以衡阳回雁峰为首,北以长沙岳麓山为足;
湖南其水,有湘、资、沅、澧,四条大江灵秀无比,一路欢歌,蜿蜒流入洞庭湖。
三湘四水,物华天宝,山水之间,生机勃勃。
湖南山水,滋养出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崇文而尚武,经世以致用。特别是近代以来,湖湘大地俊采星驰、雄才辈出,不负“惟楚有才、于斯为甚”的盛名。
人民日报社湖南分社推出“大湖之南”融媒体专栏,依托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人民网湖南频道,立足三湘大地,讲述湖南好故事,传播湖南好声音,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大湖之南,你我共同的家园!
大湖之南丨洞庭湖畔 “渔村”新生
金秋好时节,记者重访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六门闸社区。这是洞庭湖畔的一个农村社区,地处长江支流华容河与东洞庭湖交汇处。
沿着073县道驶上洞庭湖大堤,继续朝西南慢行,温润的湖风夹杂着微凉的气息。不过是三四公里路,便抵达六门闸社区。初入眼帘的,是渔民上岸安置点——生态渔村。
数栋商住一体的三层小楼分布于此,开办着一家家小餐馆、风干鱼加工小店。楼上住人、楼下开店,不少退捕渔民在此谋营生。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秋季,从高空俯瞰六门闸社区。贺欣摄
用无人机拍摄的画面,让我们得以从高空视角,观察洞庭湖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洞庭湖里,水退去后裸露出青青洲滩,浅水湾中有成群的夏候鸟驻足停留、捉鱼吃虫,白茫茫一片尽收眼底。岸上是黄绿相间的沃野田畴,湖盆星星点点藏于其间,河汊弯弯绕绕犹如少女的辫子,交织着丰收的希望。
六门闸社区生态渔村居于洞庭湖与华容河之间,被江湖环抱。而这些横卧着的小楼,在大地上画出柔软的曲线,又像一个强劲的臂弯,又将洞庭湖紧紧拥入怀中。
生态渔村。李筑光摄
退捕渔民刘平告诉记者,长江十年禁渔,让渔民们换一种活法,“小渔村”获得新生机。
六门闸社区地处钱粮湖镇的东大门,以华容河口上一座名为六门闸的水利枢纽命名。过去,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六门闸闸口附近形成了一个码头。渔船停靠于此,渔民上岸卖鱼,带动了周边的鱼市繁荣。六门闸逐渐成为商贸流通、人员往来的聚集地。
正因为鱼市发达,无田无土的渔民成为六门闸社区的主要群体之一。
过去的老照片,洞庭湖上的捕鱼人。刘德军摄
刘平所在的大家庭,捕鱼历史至少可追溯到100年前。当不当渔民?这是每一个刘家人与洞庭湖之间的对话。因为捕鱼危险、艰辛,在湖里捕鱼的每一天,都要赌上性命。
刘平的妹妹刘淑珍,嫁给渔民,是四姊妹中最先接过捕鱼“衣钵”的人。刘平的弟弟刘青和另一个妹妹,成功摆脱捕鱼的命运。
刘平的经历却颇为曲折。过去,他曾在岸上谋出路,可20多年前的一场洪水,冲毁了他的一切。迫不得已,他重新回到洞庭湖里,拾起捕鱼这门手艺。
捕鱼之余,刘平还发展了一门副业——制作风干鱼。“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储存容易变质的新鲜鱼,没想到成了大家喜欢的一道美味。”刘平说,禁捕前,他们一边销售捕捞上来的新鲜鱼,一边把未能及时售出的新鲜鱼制成风干鱼卖。
刘平在晾晒风干鱼。何树林摄
靠着湖鱼,刘平将两个女儿抚养成人,对洞庭湖充满敬畏,也有着很深的情感。他将弟弟刘青的儿子刘威带上船,手把手地教捕鱼。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了恢复母亲河的生态,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
“前些年湖里的鱼变少、变小了,大家都知道,长江禁渔是对的。”刘平说。
渔船回收退捕启动的那天是2019年12月17日。乌云笼罩天空,湖风猛烈嘶吼。58岁的他把渔船开到岸边,在渔船拆解协议书上签下名字。
氧焊声响起,火光闪烁着,船身划开一道口子。刘平把头扭到一边,不禁红了眼眶。他的脑海里不断闪现过去20多年间捕鱼的画面,回放着母亲在家祈求子女日夜平安的场景。昔日的荣光与退捕的庆幸交织,他朝着湖心深深地鞠了一躬。
上岸后,在一系列帮扶政策的引导下,刘家两代6位渔民展开人生新篇章。
刘平和女儿刘静一道,在自家位于生态渔村的三层小屋里,乘上电商东风,将风干鱼加工副业做成了主业,收入是退捕前的几倍;刘淑珍两口子在人社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中学到一技之长,为务工打下基础;刘威趁着年轻大胆创业,流转上百亩田土,开展稻虾轮作生态养殖,收入连年增长。
随着长江十年禁渔持续推进,在六门闸社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一种自觉。不光是渔民退捕,岸上的农民早就试水生态种植养殖,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最大限度降低污染排放。
伴随而来的,是洞庭湖水生生物资源逐步恢复。来自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监测到洞庭湖水域的水生生物种类较2018年增加了近30种,达到60多种。近30年在洞庭湖难觅踪迹的胭脂鱼、鳤鱼等,又重现人们视野。洞庭湖区监测到的麋鹿数量,从2019年的200头,增加到了2021年的231头;监测到的候鸟数量从2019年的24.06万只,增长到2022年的29.8万只。
六门闸社区所处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量候鸟前来越冬。姚毅摄
“长江之肾”洞庭湖生态环境日益修复,产自六门闸的稻谷、小龙虾,以及风干鱼,拥有全新生态价值,乡亲们也迎来商机。
渔民退捕,“渔村”新生。这是长江沿岸乡村变迁的缩影,可以照见洞庭湖、长江的过去和现在,更可以悟出一些生态与发展双赢的良策。
附:人民日报“记者调查”整版报道《护一江碧水,渔民上岸路更宽(人民眼·大江大河这十年,蹲点村庄看巨变②)》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