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评】“小农水”惠泽“大民生”
近两年,常德天气持续晴热少雨,“干旱”成为大家绕不开的话题。灾害是一面镜子,极端的旱情下也暴露了塘库蓄水不足、灌渠跑冒滴漏、机埠效率低下等防汛抗旱能力建设方面的短板和不足。自此,“小农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进入大家视角。
2022年10月,为尽快实现“小水源、大粮仓”的目标,水利部门以乡村实施为主体,开展“千村万塘”扩容三年行动。短短1年多时间,全市已完成农村小水源恢复项目9979处,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8.9万亩,新增蓄水2479万立方米,跑出了水利“加速度”。
在规划上,各地水利系统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集中联片、整村推进的原则,细化明确到乡、村、组、塘。临澧县群星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将原本堵塞严重、蓄水能力差的渠道全部改造,并与周边上万亩高标准农田连通,让灌溉更有价值。在资金上,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积极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石门县白云镇自开展“小农水”建设以来,在乡贤的带动下,群众积极性高涨,共争取上级资金和群众自发筹资500多万元,整修堰塘400多口。
可喜的是,在今年的农业生产中,不断升级、恢复的小水源发挥了大功效,渠道、堰塘蓄得住水了,农田旁的机埠不再是摆设。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完善“小农水”的管护机制,将“小农水”管护与河湖长制、田长制结合起来,选出更合适的“塘管家”“渠管家”,让管护形成常态化、长效化,为建设好大粮仓发挥积极作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