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适老专区>水利动态>详细内容

水润三湘新画卷 节水管水“两连优”——湖南水资源管理蓄势发展新动能

来源:湖南日报 2024-08-30 17:51 字体:【

常德市柳叶湖。

通过实施生态治理,郴州市高椅岭从一个火电厂废渣排放灰坝,变身为碧水丹霞旅游胜地。

长沙县桐仁桥灌区“回购节余灌溉用水权实现多方共赢”成功入选全国2023年度十大经典节水案例。

湖南省节水教育基地。

何大华 赵恒亮 王绍兵 姚丹 奉永成

三湘有度,四水有序。8月下旬,湖南水资源管理工作再传捷报,在2023年全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湖南再次被评为优秀省份。这是湖南连续两年在全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等生”。

湖南水资源丰富,素有“水窝子”之称,但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旱灾害多发频发,是全国治水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要求,始终把水资源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列为民生工程,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真正做到了水利万物的“上善”。

行管理之职,扛民生之责,绘生态之卷。三湘四水,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提供了强大的水资源动能。

山高水阔:系统谋划

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省委、省政府锚定“三高四新”蓝图,坚持一盘棋部署、系统性谋划、一体化推进,展现出了湖南担当、贡献出了湖南智慧,写就了水资源管理的宏伟答卷。

坚持高位推动。省委书记沈晓明,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省委副书记李殿勋多次就水资源管理工作作出部署,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迎春连续两年主持召开全省水资源节约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强调要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要求,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走深做实,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法制引领。颁布《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湖南省洞庭湖保护条例》《湖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修订颁布《湖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在制度层面规范了水资源开发保护利用行为,明确了政府监管职责,为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提供了法律依据。

坚持系统部署。省水利厅组织编制《湖南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系统谋划水资源刚性约束、取用水监督管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和地下水保护、水资源改革等重点工作。全面完成流域区域水量分配,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促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宣传引导。积极开展《节约用水条例》宣贯,成功举办首届“节水中国行”湖南洪江分会场活动,开展“节水湖南——我们在行动”百公里毅行、“我为节水代言”全城打卡、“三湘节水总动员”等节水宣传活动,“节水湖南你我同行——潇湘节水主题地铁宣传”活动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一等奖,《积水成河》公益广告荣获“节水中国、你我同行”联合行动最佳创意视频。

系统谋划,高位推动,湖南水资源管理品牌越来越响、越来越亮:省水利厅多次在全国水资源管理工作会议、节约用水工作会议、再生水配置利用推进大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省内权威媒体2023年第10期刊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湖南实践》文章,推介我省水资源管理典型经验,湖南水资源管理经验持续在各大主流媒体平台“刷屏”。

水滴石穿:严格监管

聚焦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强化水资源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建设,严格取用水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排查整治违规取用水问题,不断规范取用水秩序,为全面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规范化管理,这是湖南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基石。省水利厅印发《湖南省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湖南省取水许可管理技术指南(第一版)》,严格和规范取水许可审批。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行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和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全面推进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整改提升,发放1.7万余张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年均征收水资源费约5.5亿元。

精准化计量,这是湖南水资源管理的特色特点。实现规模以上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户在线计量全覆盖,在线监测能力达250亿立方米左右,占全省河道外许可水量的90%以上。

数字化赋能,这是湖南水资源管理的亮点亮度。省水利厅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取用水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取用水业务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和线上办事服务,提升水资源管理服务效能和决策水平。通过系统下达1.64万个取水单位用水计划,及时处置千余条即将超许可取水、证照过期风险,“四超”问题同比下降90%以上,有力提升取用水全过程监管能力。

全面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交出了水资源管理的亮眼成绩:近三年完成发电项目取水许可批复80项,新增发电能力2.64万MW,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细水长流:节水优先

盛夏,在湖南信息学院漫步,学院内的毛塘湖、梅塘湖、塘湾湖、八斗湖、北湖等“五湖”,水波清荡,湖内鱼群嬉戏,美不胜收。湖南信息学院因“五湖”常年保持丰水位,有近60万立方米的储水量,成为水资源的“优等生”,在水的滋润下,校园环境清幽动人。

“优等生”也需要做好节水功课。湖南信息学院通过“五湖”收集雨水,将湖水引入全校铺设的管道,通过喷淋头灌溉整个校园绿地,每年可实现用湖水替代自来水40万立方米,节省下来的自来水量,相当于2000多间学生宿舍近一年的用水量。

湖南信息学院收集雨水再利用,是我省节水的一个缩影。湖南坚持把节水作为解决全省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之策,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推进水资源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湖南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安全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健全节水政策。颁布《湖南省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印发《湖南省“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国家节水行动湖南省实施方案》,系统部署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非常规水利用等任务。基本建立全省用水定额体系,明确农业、工业、服务业及建筑业用水定额共524项。印发节约用水激励政策若干措施,截至2023年末,全省银行机构金融支持节水领域贷款余额629.97亿元,支持节水领域项目(企业)885家。

坚持示范引领。郴州、衡阳、益阳、常德成功创建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建成7个省级节水型城市、55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587个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69所节水型高校、472家省级节水型公共机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节约用水格局。

严格节水监管。对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开展年度节约用水、用水产品等“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近三年对709个规划和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审查,核减水量6.83亿立方米,核减比例3.3%。实现自备水源取水户和公共管网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工业和服务业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

由此,全省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了深层次变革:2023年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55.33立方米、16.06立方米,分别较2020年下降16.3%和36.8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60。

绿水青山:全民守护

漫步阳明湖,但见碧水环绕、绿意葱茏。这个水面达1000余亩的常德城市内湖,不仅发挥着重要生态调解功能,而且扮靓了当地群众的生活。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常德,折射出了三湘大地聚焦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从而取得的巨大成效。

近年来,湖南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守护好一江碧水,河更畅了、水更清了、岸更绿了、景更美了。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率先建立五级河湖长体系,首创并累计发布10个省总河长令,聚力推进“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实施湘江保护与治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整治河湖“四乱”问题,强力推动河湖系统治理保护,全面激发河湖长制制度效能,全省河湖面貌持续向好,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长沙浏阳河、凤凰沱江分别被评为全国首批示范河流、全国“最美家乡河”。

保障河湖生态流量。实现已开展水量分配河流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全覆盖,编制《湖南省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明确23条重点河流44个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完成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先行先试工作,实时预警、逐月通报生态流量保障情况,对重点河湖控制断面实行生态流量应急预案管理,全省重点河湖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常年稳定达标。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完成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年度安全评估,经省政府同意发布177个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名录,组织水利部门对县级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监督性水质监测,加强与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协同。

加强地下水监管。完成地下水超采区划定,监测地下水水位并定期通报,严防超采。印发加强农村抗旱机井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全省抗旱机井取用水管理。

这样的强化有着现实的注解:全省2023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8.6%,排名中部省份第1位,湖南河湖长制工作连续4年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中流击水:深化改革

2023年,“湖南水权交易大厅”平台正式上线,全年累计交易水量首次突破1000万立方米。长沙县桐仁桥灌区结算回购节余灌溉用水权664万立方米,实现了政府、供水单位和农户“多赢”。

“用水权”的交易,是湖南以“政府之手”促发展、以“市场之手”添活力的硕果。湖南积极发挥市场在水资源管理中的配置作用,不断提升着水资源管理的效能。

加速《湖南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立法进程,印发《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激发水市场活力。积极争取金融政策支持,郴州农商银行在全省首家发放“取水贷”,苏仙区井冲庙背水电站获得40万元“取水贷”用于电站集约化、智慧化改造。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为沅陵县自来水公司发放全省首笔“节水贷”3.14亿元,用于实施县城供水设施、供水管网等提质改造建设,有效破解了企业发展资金困境,提高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深入推进水资源清查处置工作,回收许可水量近亿立方米。印发《关于加强取用水信用监管的通知》,探索通过信用手段强化取水监管新路径。举办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湖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专场会议和“湖南水利”主题展,我省水资源管理和改革创新经验得到广泛推介。

积极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长沙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醴陵市等地通过梳理水资源资产权属,评估资产收益,引入金融社会资本,实现“以资产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投入换产出”的水利资产融资新模式。

因水而名的湖南,必将腾“优等生”的翅膀,唱响大江东去的壮歌。

岳阳市——

严格取用水监管

杨大智 黄小芳 李忠润

通过不断强化取用水监督管理,岳阳市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实现了“十四五”阶段性目标任务,70%的县市区创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得到有力落实。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对水资源工作的领导。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落实工作,压紧压实各级党委领导责任和政府责任。

坚持目标管控。出台了“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坚持计划先行,全市1677家重点取用水户严格实行计划用水管理,以定额管控,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

坚持数字赋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活和服务业取水单位和个人、调水工程、大中型灌区渠首取水口建成在线计量设施369个,实现在线监测计量全覆盖,聘请专业公司实行统一运行维护,数据实时传输至省取用水管理平台。

坚持督导落实。不定期开展取用水工作督查,采取提醒、通报、约谈等方式,加强问题跟踪督办,2023年部、省水资源监督检查发现交办68个问题全部整改销号,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常德市——

加强水资源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代敏 徐洋

近年来,常德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用好水资源、优化水环境、改善水生态,取得较好工作成效。

以最严要求强化刚性约束。常德市明确全市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灌溉有效利用系数、河湖生态流量等各类控制指标,强化取水许可和生态流量监管,严格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行为。2023年,全市用水总量34.41亿立米,“十四五”期间万元GDP用水量下降18.74%。

以最高标准强化水源保护。常德市坚持把水源保护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水质监测、细化考核指标等,推动全市饮用水水源稳定达到三类及以上水质。近年来共解除投肥养殖合同280份,直接解决300万以上农村人口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有关工作经验得到了水利部高度认可并向全国推介。

以最实举措强化系统治理。常德市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完成了桃源延溪哑河等河湖治理项目31个,建设修复生态湿地1.5万亩,沅澧两水入湖断面总磷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0.5%、15.4%。汉寿县“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入选国家“十三五”时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首批典型案例。

以最大力度保障生态流量。常德市优化完善5册水工程调度规程,编制常德市桃源、石门、皂市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保障应急预案并将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情况纳入河湖长制考核。根据监测,该市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达标率已达100%。

郴州市——

聚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打造郴州“水立方”模式

胡林涓 欧立

郴州市水资源丰沛,是国家战略水源地、“中国温泉之城”,是全国唯一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该市通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提出打造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产业、水文化、水科技、水管理的“八水共治”“水立方”模式,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夯实水安全保障。实施“百河千库万塘整治”,新增调蓄能力2.8亿立方米。实施“郴州好水”普惠全民计划,为310余万群众提供安全优质饮用水。

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分配用水、统筹实施调水、全域倡导节水,用水总量控制在21.2亿立方米。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万元GDP用水量下降4.83%。

加强水环境整治。抓好河流水库治理保护,历史性消除劣Ⅴ类水质,12个国控断面达标率稳定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10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提升水生态质量。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创建国家级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7座、省级“美丽河湖”26条(座)、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14家,西河沿线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加快水产业发展。立足“郴州好水”优势,大力发展涉水产业,全市“冷水”“热水”“净水”“绿水”等相关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抓好水文化建设。建立凤形山水文崖刻等水利遗产名录112处,建成湖南省节水教育基地2处,通过建设水世界、办好水论坛,向世界讲好人水和谐的郴州故事。

强化水科技应用。建成亚欧水资源研究中心郴州分中心、郴江实验室等科创平台,促进涉水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健全水管理体系。率先探索推出跨地域全流域共治机制,率先探索实施“取水贷”政策,打造小型水库山塘“以大带小”管护模式,推动莽山水库供水水权交易和青山垅灌区水权分配试点。

长沙县——

高质量推进节水型社会

栗柱

经济领跑中西部的长沙县,水资源却是“短板”,全县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2%。该县通过坚持“节水优先”发展,推进节水型社会,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获评国家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等荣誉。

优化配置,集约管理。长沙县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体系以星沙、梨、廖家祠堂、洁源水业等供水单位为核心,实现水资源统一配置和精准到户的高效管理。

产业升级,节水为先。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思路,长沙县持续推进资源消耗减量化、资源利用循环化。2023年全县工业用水量较2022年下降12.1%,共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长沙经开区)、湖南省绿色工厂28家。

数字赋能,“掌控”用水。长沙县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并应用智能灌溉系统实现农业用水高效管理,用手机APP即可实现远程灌溉和定点灌溉,改造面积近8万亩。

近4年来,全县成功创建省级及以上节水载体荣誉17个,市级先进节水载体25个。其中,湖南信息学院、湖南水利水电职院获评国家级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桐仁桥灌区“回购节余灌溉用水权实现多方共赢”成功入选全国2023年度十大经典节水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