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澄天阔远 道正理分明——写在习近平总书记“3·14”重要讲话发表十周年之际
南水北调中线的滹沱河倒虹吸和退水闸工程。中国水利报记者 李先明 摄
什么样的成就足以载入史册?泱泱大国千百年来治水兴水,在新时代创造了发展最快、成效最好的十年。
什么样的思想足以引领未来?真理的光芒照耀光辉的实践,激荡起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朵朵浪花,凝聚起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什么样的行动足以诠释担当?汗水浇灌收获,江河湖畔水利人的奋斗身影映射出团结奋进、充满活力的中国水利。
2014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就保障国家水安全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把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年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悟到治水思路的高瞻远瞩,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治水之于治国的千钧分量。
十年来,我们以系统思维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激发出澎湃活力,中国水利意气风发地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十年来,我们不断丰富江河文明与河流伦理,改变用水管水护水方式,人水关系迈向和谐共生的系统重塑。
江河湖库见证,十年成就非凡。我们在以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的引领下,走过了波澜壮阔、硕果累累的十年,书写了江河竞秀、万水安澜、兴水惠民的水利新篇章。
十年来,治水思路思想伟力持续彰显,高质量发展成为鲜明主题,新时代治水画卷铺展开来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语重心长地要求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使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那时,人们或许还没有想到,新时代治水宏伟蓝图的丹青巨擘已然起笔。
如今,透过十年来水利所发生的根本性变革和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再看这幅画卷,已然清晰看出十年前的构思之新、运笔之妙——
这十年,水利顶层设计蓝图一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继提出,确立了国家“江河战略”。国务院先后部署推进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印发,我国治水展开新的历史画卷。
这十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质提速。一座座水利工程巍然屹立,一处处水利设施拔地而起,十年来,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受益人口最广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大国重器展现出大国水利的豪壮底气。通水近十年的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698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1.76亿人,勾画出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格局;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引江济淮工程全线通水通航,惠及皖北豫东5 000多万人。十年来,我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从2012年的7 000亿立方米提高到2022年的8 998.4亿立方米。中国版图上,“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正在加快构建。
这十年,江河湖库华丽嬗变重现生机。断流近百年的大运河全线贯通,迎来了世纪复苏;断流26年的永定河实现全年全线有水,再现“流动的河”。“黄河里没有高西沟的泥”,陕西榆林高西沟村底气十足的背后,是我国水土流失持续多年实现面积强度“双下降”。2022年,京津冀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区约90%的区域初步实现了地下水采补平衡,“华北明珠”白洋淀重放异彩。水美中国惠民生,水生态文明已成为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
十年奋进路,无日不登高。如果把“十”字看成一个坐标,分别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四个象限去回望过去的十年,我们会发现,每个象限都可圈可点,它们交相辉映,成为水利发展时空坐标中的闪亮印迹。
这是节水成为国家意志、全民行动的十年。实施国家节水行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将节水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国家用水定额体系基本建立,推进合同节水、水效标识、节水认证等机制创新。节水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全国上下已构建起一个多方发力、百花齐放的节水体系。
这是人口经济与水资源相均衡、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的十年。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带动人口与产业的转移,到宁夏在全国率先出台“四水四定”方案,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我国水资源管理从增加供给转向需求管理,从“多占多用”转向“产水适配”,从“人水相争”转向“人水和谐”。
这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十年。长江流域各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奔腾向前。上游保护、中游治理、下游修复,黄河流域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十年来,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追根溯源、系统治理,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
这是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两只手”协同发力的十年。水利法治体系建立健全、“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水价形成机制日趋科学,水权市场化交易日渐活跃,社会资本踊跃投入水利事业。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舟行江河,方向为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砥砺奋进,破浪前行,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水问题。水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水资源利用更加高效、水生态改善更加明显,水利人在治水思路的指引下步履铿锵。
十年来,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更加紧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的基础保障作用更为突出
“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十年来,大国领袖将大国治水置于治国安邦的战略高度。水利不负所望,在通往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告急!2023年汛期,海河流域发生60年来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
缺水!2022年,长江流域遭遇1961年有完整实测资料以来最严重长时间气象水文干旱。
超警!2021年秋,黄河中下游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秋汛。
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水旱灾害如一把利剑始终悬在头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防汛抗旱减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各级水利部门以此为根本遵循,扛牢水旱灾害防御天职。十年来,我们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长江流域75座大中型水库联合调度,大旱之年实现供水无虞、粮食丰收;“一个流量、一方库容、一厘米水位”精细调度水工程,全力以赴应对历史罕见秋汛;海河流域精准有序调度84座大中型水库,启用8处国家蓄滞洪区,水利工程的“硬核”作用越发凸显。
与上一个十年(2004—2013年)相比,近十年(2014—2023年)我国年均因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数由1 481人下降到445人,洪涝灾害年均损失占GDP的比例从0.51%下降到0.24%,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1 996亿元投资通过实施41 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完成。”刚刚结束的2024年全国两会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部长通道”上列出的这两个创历史纪录的数据,不仅见证着中国水利勇攀高峰的强劲势头,也证明了水利为经济社会稳增长的坚实贡献。
2023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就业273.9万人,同比增长8.9%,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巩固夯实安全发展基础贡献了水利力量。
十年来,以江河为纽带,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我们统筹谋划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系统战略,以流域为单元,强化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三地联合调水量近100亿立方米,全面提升京津冀地区供水保障能力;珠江流域每年实施压咸补淡应急补水调度,筑牢当地、近地和远地水库供水保障三道防线,确保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长三角地区优化区域一体化防洪除涝格局,实行跨界水体联保共治,在全国率先建成水利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现代化水安全保障。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彪炳史册的伟大荣光中,水利也留下光彩印记。
四川,大凉山。金阳县热水河乡的彝族村落家家户户喝上了甘甜自来水,终结了世世代代人挑马驮的吃水方式,村民们赞叹:“一个水龙头就是一个劳动力!通了自来水就甩掉了‘穷帽子’!”
一座座供水工程、一条条输水管道,连接着一家一户的幸福生活。2020年8月,我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2023年底,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0%。
山西,太行山。忻州市河曲县阳面村村民赵广生参加了县水利局组织的水土保持专业队:“我在家门口种树就能挣到工资,日子是一天好过一天。”村民就近参与治山治水,实现生态得保护、收入有保障。
水利部调动各方力量,创造性地实施水利行业倾斜支持、贫困户产业帮扶等“八大工程”,激活产业“造血”,智力帮扶“拔穷根”。
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史无前例地实现了“二十连丰”。这背后是我国居世界首位的农田灌溉面积和持续巩固提升的农田灌溉水利工程。2022年,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0.55亿亩,以占全国55%的耕地灌溉面积,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水利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作出突出贡献。
水利粮丰,片片沃野之上崛起的座座“粮仓”,保障着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承载起农民增产增收的新希望。
十年来,水利体制机制法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整体跃升,各项事业发展活力迸发
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新老水问题交织,高质量发展需要筑牢根基。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紧紧依靠党领导水利工作的制度优势,不断完善水利体制机制法治,建立健全治水兴水的工作体系。
法律护航新阶段——
“刀鱼回来了!”“江豚回来了!”
2021年3月1日,我国第一部流域法——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三年来,网具没了、船只少了、干扰小了,长江大保护成效明显,长江刀鱼洄游大通道正逐渐恢复生态功能,江豚的栖息地正在逐步改善和扩大。
2023年4月1日,我国第二部流域法——黄河保护法实施,“江河战略”法治化全面推进。
法律是治水利剑,也是护水盾牌。十年来,我国水利法治建设取得了全面进步。农田水利条例、地下水管理条例、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等法规陆续颁布执行,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等依法治水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水利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河长制促进“河长治”——
“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的亲切话语犹在耳边。这是情系民生的庄严承诺,也是维护河流健康的号令动员。
河长制、湖长制相继全面建立。全国31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省级河湖长,省市县乡村五级120万名河湖长上岗履职。
各大流域建立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在重大引调水工程输水干线推行河长制,多地探索实行“河长+警长+检察长”,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建设幸福河湖……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污染的河清澈起来,断流的河欢奔起来,河畅、水清、岸绿的美好图景正变为现实。
创新培育新动能——
电脑前,轻点鼠标,丹江口水库满蓄各项关键数值和实时画面跃然屏上。1分钟内,工作人员便能完成一项关于水库170米蓄水大坝安全的数字演算。
以数字孪生水利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手段、新应用在水利行业全面推广。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加快构建,流域防洪业务“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应用取得突破,北斗、人工智能、大数据、遥感、激光雷达等技术应用不断深化,一系列技术难题得到突破,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改革激发新活力——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全国各地抓紧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这个“牛鼻子”,创新建管模式和投融资方式,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模式加速涌现。
2016年,中国水权交易所挂牌营业。截至目前,国家水权交易平台用水权交易累计达到11 482单,交易水量突破43亿立方米。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黄河流域首单跨省区区域水权交易签约成功,首个幸福河湖建设基金建立,取水贷、节水贷等新型产品拓宽了社会资本进入水利的路径,共享水利赋予“水利+”更多可能。
十年来,人民群众因水而获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厚重水文化凝聚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水利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从“有河无水,有水皆污”到“碧波万顷,大河美景”,山西汾河实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白鹭成群,推窗见景,得益于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福建莆田木兰溪从“水患之河”变成“安全之河”,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
从“饮水困难”到“浙水好喝”,从“河湖脏乱”到“浙水美丽”,浙江激活农村水系,带活富美乡村,以水为笔,在“千万工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水利篇章。
十年间,“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延伸到让每条河流都成为幸福河,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映衬在清澈的水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串联起兴水惠民的民生图景。
目前,位于安徽省六安市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已经开始春灌。2023年,这项工程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34项中国工程之一,因为它两千多年前就采用了弯道环流技术,能够因势利导控制水流。
古老的东方治水智慧,历经千百年,影响着中国,也影响着世界。在开放与共享中,新时代治水让世界看到一个负责任、有智慧、更加自信从容的东方大国。
十年来,这种自信更加坚定并丰富发展,黄河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浙东运河文化公园所承载的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浙江良渚、四川三星堆等重大考古发现赋予长江流域文化新价值。
“中国为世界树立了水治理的典范。”2023年,世界水理事会主席洛克·福勋在出席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时表示,中国在推动全球水安全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来,从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再到各国人民“心联通”,一项项中国水利标准走出国门,一批批中国承建的水利工程项目落地开花结果,惠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水大会等重要国际水事活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成为国际主流治水理念。五项涉水工作成果纳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与57个国家签署水资源双边合作协议72份。2017年建立澜湄水资源合作机制以来,中国援助近3亿元人民币帮助湄公河国家实施水资源领域项目。
中国水利从千年文明中走来,带着中华民族治水兴水的积淀,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十年,是时间的刻度,是发展的坐标,更是奋进的乐章。
在这个生机盎然、孕育希望的春天,我们回望十年来的精彩与辉煌,也满怀期待憧憬着下一个十年的光荣与梦想。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新时代的水利人铿锵向前,接续奋斗,还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谱写出新的华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